中国汽车平行进口市场自2020年遇冷以来,一直恢复不及预期,平行出口市场却迎来一波热潮。
平行进口是贸易商从海外购入汽车到国内市场销售,与之相对,平行出口是车商从国内购车上牌,然后再销往国外市场。
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表示,随着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,汽车平行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,估计2023年平行出口达到30万辆以上。
相较之下,中国汽车平行进口市场处于萎缩状态。近十年时间里,平行进口汽车市场曾在2017年到达顶峰(占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14.2%),紧接着在2019年后又迅速回落。
数据显示,2023年1至11月平行进口申报4.32万辆,仅为2017年高峰时期的四分之一。
2014年,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,目前全国整车进口口岸有26个,其中天津港占据平行汽车进口市场份额的八成。
从车型类型来看,平行进口以高端车型和豪华品牌为主,丰田的埃尔法和酷路泽等车型曾一度是该市场的硬通货。
在车商们看来,2016年至2019年是这个行业最好的时光。
由于当时中规进口(汽车厂商官方渠道进口)车型种类少,且有很多车型配置较高,售价也高,平行进口有价格优势。以宝马X5举例,平行进口车型能比中规车型售价低十几至二十万元左右。
从事平行进口汽车行业九年时间的周明杰对界面新闻回忆说:“以前2017、2018年的时候,是客户找车,车商有车(客户)就买。现在是车抢客户,车有很多,但客户只有一拨,那就只能降价。”
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,平行进口车商的收入也非常可观,单车利润可以达到三至五万元,部分受欢迎的车型还需加价才能买到。周明杰表示,现在利润空间几乎下滑了80%,天津港中赔钱卖车的人比比皆是。